《白银帝国》——动荡时局的家族

2009-06-15 02:18 | finalanubis

离开场还有半个小时赶到的魔都影城,尽管上一部电影还未完成,但入口处已是排上了不少男女,可见本片人气还是相当不低。旁边的女生开心地拍着一个手持大炮的帅哥的肩膀,“今天你拍的照片记得上传到百度贴吧哦”,“百度什么吧?”“百度郭富城吧啊……”我这才知道今天晚上能见到郭天王本人……以及主创组。果然,入场后发现大银幕下的滚动字幕在提醒广大观众:影片放映结束后会有主创人员和大家见面的活动,所以请勿提早离场。

闲话不扯,以下是正题:

影片由张铁林饰演的康老爷恩威并施地处理家族事务开场,随着颇有些中国教父气质的康老爷接二连三的接到噩耗,这个家族随着时局变化而经受动荡的故事便就此展开。故事里包含了家族成员的多种情感,康老爷对膝下几子的爱护,康三爷对父亲又敬又爱又怕又恨的复杂情感,康老爷对杜筠清的占有欲,杜筠清与康三爷之间若即若离的纠结感,各种情愫夹杂在一起,构建了康氏一族的扭曲与痛苦。最后这一切,则是由痛后醒悟的康三爷给慢慢理清,慢慢掩埋。另外,影片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厚黑学的段落,但是最后的“仁义”二子才是全剧想要向观众交代的主旋律。

《白银帝国》拍得实在是非常漂亮,两个小时的观影体验下来,几场群戏都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无论是开场不久晋商四年一季结算之日的风光无限,还是邱掌柜出卖同伴的那场群斗,在布景、运镜、人物表演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姚树华虽然是第一次作为电影导演执导这部影片,但是其场面调度的能力还是相当值得称道的。影片的细节也非常丰富,看得出剧组下了非常多的功夫,比如家眷逃难时连哈巴狗都有能马骑,这一幕实在让人摇头感慨。唯一不满的恐怕的算是在大漠中战狼的一段,据说剧组为这一段戏在敦煌排了10天,但过分表现的电脑特效实在让我兴奋不起来,好在这段戏并不会影响到影片的整体美感。三位作曲家合作完成的音乐也很出色,但是林海负责的家族情感和战争场面部分(依宣传手册上所说)总让我觉得把握得不够精确,完美。

几个主演的表现也都比较不错。张铁林饰演的康老爷似乎还是没有脱掉那身帝王的皮,影片中段在列祖列宗灵位前的表演甚至让我想起了陈道明在《康熙大帝》中的那位天子。不过这却让电影更符合其标题,Empire of Silver,而康老爷无疑更为贴合Emperor一些。郭天王前期的游离有点让我忆起了《胭脂扣》里的张国荣,不过前者在戏剧中则表现得更为坚强,两者的共同点均是难逃封建礼数的束缚,只是康三爷表现得更为爷们,也真是有了几分革命家的气势。郝蕾的杜筠清足够哀怨,也从失落中变得足够的坚强,这是个相当有说服力的角色,只是,她始终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这始终还是一部属于男人们的电影。

男权社会的悲哀

影片的主旋律是“仁义”,然而穿插于其中的各种剪影,则足以让人看到多少年来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以及女性个体在这个社会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影片开场不久的一场动乱,其本源便是来自于晋商掌柜在外受到的性压抑。三年才能回家一次,不允许携带家眷,不得休妻,不允许嫖娼,对性的抑制导致的反抗,最终带来了另一个伤感的悲剧。而女人,始终都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杜筠清和康老爷的结亲,仅仅只是两位父亲大人的一场交易,而没有爱情滋润的康家三少奶奶,也只能靠大烟来逃避空虚,甚至于接受过西方近现代良好教育的杜筠清,也仅仅觉得嫁与康三爷为妾便是女人的莫大满足。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康老爷从大山里接回邱掌柜时,身着素服的邱夫人长跪于一旁,无人打理。说到底,这个时代的女人只是男人身边的一个物件罢了。即便是当富于革新精神的少壮派康三爷接管了家业,依然没有办法逃脱这旧制度的束缚,他始终没有办法去真正和自己的继母走在一起。康家的祖训,始终是“仁义”,而与“情义”无关。

影片中的康老爷无疑是旧制度的完美代言人,以至于杜筠清假死一戏,说到底不过也只是康老爷对“不得休妻”的遵从,以对方假死来实现自己续弦的目的。他即便对杜筠清有再多的爱意,也不会死守于这个失去了子宫的躯体,他要的,是家庭的延续,男丁的兴旺。真正被蒙在鼓里的始终只是康三爷一个人。(这段戏原本我还有些误读,后来姚树华也做了如是解释,便以其“官方说辞”为准吧)

放映结束后的主创见面活动上,姚树华说她拿到这个本子的时候正好是安然丑闻爆发期间,她便将“仁义”,也就是传统道德作为影片的主题发挥下去。而影片上映时正值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贴合了她要宣传的主题。我并不认为这两字能对金融现状带来多少的改变,也不认为有多少人会受到这部片子的感染而顿悟。但这始终是一个很好的主旋律,值得推广和传扬。

最后,想说一下对这部片子的一些消极看法。

看完两个小时的片子,我觉得非常精彩,却没有得到丝毫的感动。也许是这部片子的感人部分和我波段不合,又或者说是代沟(放映会上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笑场定然是代沟引起的……)。我总觉得,姚树华在处理某些情节上表现得太过于匠气,比如表现屋内热闹非凡,屋外饿殍遍地的强大反差时,就做得有些教条,镜头还没移动过去观众就已经知道接下来是什么场面。如同教科书一般足够地准确,却缺少了手术刀似的精准和深入。同是女性导演,姚树华确实该向许鞍华学习许多东西,后者在对人物的剖析上就做得非常出色。

影片取名为《白银帝国》,而不是沿用小说原名的《白银谷》,既是处于商业的考量,也定是有一定的野心在其中。我总是下意识地将这个家族与《教父》对比,康二爷无疑对应了恶狗一般的桑尼,而康三爷则可以看作是迈克尔的“阳光版本”。这个对比也许有些关公战秦琼,但同样是传统的家族结构,跟《教父》比较起来,《白银帝国》显得单薄不少,也相当缺少人物的代入感。

最后要说的是标题。“剪影”二字是针对于时局而言的,康氏一族,在康三爷这一代,理应是经历了清末的腐朽,帝国主义的炮火,以及民初的混乱,影片中确实也出现了这些历史事件,但仅仅只是作为背景的一个剪影,并没有真正在描写时代的变迁,而只是将这些事件处理成为了时局的动荡,用来作为康氏票号危机处理的一个简单符号。限于影片片长,我不能奢望《白银帝国》能描写得更多,可要是《白银帝国》增加半个小时,或者像《教父》一样,长达三个小时那又会如何呢?我能够期望更多么?




很久不在FFSKY出现了,发篇拙评抒发点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