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佛教与道教的世俗化倾向
2004-08-15 20:34 | 温峤
今天从电脑里翻出来的一篇残稿,有点意思,顺手贴出来。
《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的诞生是经无数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承之后,大约在明朝中叶,由吴承恩完成定稿的工作。作为一部主要面向“市民”的“世俗小说”,其中体现出的思想素材——包括关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风俗等——与士大夫阶层那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以佛教为例,士大夫阶层的禅宗与《西游记》中的佛教就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佛教词汇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如心猿、六贼。因此,对于《西游记》包含的思想内容的解读对于理解明代社会思想有着相当的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部《西游记》,就反映了中国的两大宗教,佛教与道教的世俗化,特别是其中一些神话的“世俗化”或者说“理性化”。而这种理性化是与中国的传统一脉相承的。
那么,什么是世俗化呢?“世俗化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们思想中神圣成分的削减和理性成分的增加。”
而神话故事的诞生,特别是在历史时期的流传,往往与宗教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神话故事的考察对于研究一些宗教问题也有一定意义。
中国的古代神话没有形成象古代希腊那样完整而有系统的神话,一种理论认为是在中国神话形成时期,中国独特的“史官文化”把神话改造了,使神话传说历史化理性化。
但是,切不可由此认为中国人就缺少或不偏爱神话,古代中国虽没有完整的神话体系,但神话的幽灵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以各种形态各种方式存在于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心中。作为两大宗教的道教和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形成了种种神话,例如,道教中老子的神化,关羽的神化,乃至“五通”等官方认定的“淫祀”都伴随着不少的神话,这些神话中也往往掺杂着不少的宗教内容。
与西方的神话很大不同的是,中国的与佛教、道教有关的神话并不都是宣扬宗教的全知全能、或者是通过对神秘事物的渲染来加深宗教的神圣性;恰恰相反的,在中国的神话,特别是历史时期产生的与佛教、道教有关的神话,往往表现出宗教世俗化的特征:佛教故事对“现世报”的因果的强调,道教神话中白日飞升的可能性,变成种种实在的修炼法门,表现的是宗教的价值趋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而神话故事中,种种神灵的普遍性,乃至模仿现实社会的等级制度的神仙世界,反映的是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在历史上“创造”的神话也往往带有一层明显的理性外衣,或者说,有一个明确的现实目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羽的神化,在近千年的演变中,他从一开始的忠义的象征,逐渐被赋予了其他多种属性,如驱邪,护民,以及财神的属性。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而非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使然,包括每个朝代的加封,无不有其现实的需求在内:保佑疆土的平安,树立忠义的榜样;另一个例子,是孔子的神化,可以参看《齐鲁学刊》2000年第6期中的一篇论文,《孔子:一个神话学的个案研究》。
对于《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题历来有争论,有的说重佛抑道,有的说重道抑佛,有的说是三教合一,然而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重世轻教”,即宗教的世俗化。整部小说就是一个包着浓郁现实内核的人造神话,而其中营造的天庭更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王统正道的翻版。
似乎这样的讲法很没道理:《西游记》的故事是玄奘取经,主角也是四个和尚,全书时刻贯穿着严肃与幽默交杂的宗教气息,如何说轻宗教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整个故事的缘起:从玄宗皇帝命玄奘取经的原因来说,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因为那真经能“超鬼出群”,能让玄宗皇帝摆脱在地府中看见过的冤魂厉鬼;而取经的四人中,玄奘是轻慢了被如来称作为“我之大教”的佛法被贬真灵,转生东土,其它三人也是个有原因,都希望从通过取经求“正果金身”,这也是观音所许允的。
再举一个能刻反映出这种倾向的场景:孙悟空拜师学艺。这段场景不能不说是佛、道交融:洞天福地(道教)里却住着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要传授的孙悟空的也是道教的“三十六旁门”,孙悟空不肯学这些“水中捞月”的功夫,最后须菩提说是要教他“显密圆通”(佛教),那口诀却是吐纳引导的修炼内丹之法(道教)。
在这里,与其说是三教合一,不如说是“宗教符号系统本身,从公认的符号发展到分化的符号,从原来被视作神秘力量直接表现的社会发展成为需要‘理性化’的社会,宗教所施加的影响成为间接的,宗教行为者对宗教符号本质及他的作用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孙悟空拜师学艺的目的,是极为现实的不死,而为了达到这个现实的目的,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的,都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合理”的方案,连“三十六旁门”都各有正果。于是,两个宗教体系被重新整合,诞生出来一个新神话,一个刻上深深的中国“理性”传统痕迹的世俗神话。
-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临名辈共论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
《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的诞生是经无数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承之后,大约在明朝中叶,由吴承恩完成定稿的工作。作为一部主要面向“市民”的“世俗小说”,其中体现出的思想素材——包括关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风俗等——与士大夫阶层那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以佛教为例,士大夫阶层的禅宗与《西游记》中的佛教就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佛教词汇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如心猿、六贼。因此,对于《西游记》包含的思想内容的解读对于理解明代社会思想有着相当的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部《西游记》,就反映了中国的两大宗教,佛教与道教的世俗化,特别是其中一些神话的“世俗化”或者说“理性化”。而这种理性化是与中国的传统一脉相承的。
那么,什么是世俗化呢?“世俗化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们思想中神圣成分的削减和理性成分的增加。”
而神话故事的诞生,特别是在历史时期的流传,往往与宗教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神话故事的考察对于研究一些宗教问题也有一定意义。
中国的古代神话没有形成象古代希腊那样完整而有系统的神话,一种理论认为是在中国神话形成时期,中国独特的“史官文化”把神话改造了,使神话传说历史化理性化。
但是,切不可由此认为中国人就缺少或不偏爱神话,古代中国虽没有完整的神话体系,但神话的幽灵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以各种形态各种方式存在于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心中。作为两大宗教的道教和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形成了种种神话,例如,道教中老子的神化,关羽的神化,乃至“五通”等官方认定的“淫祀”都伴随着不少的神话,这些神话中也往往掺杂着不少的宗教内容。
与西方的神话很大不同的是,中国的与佛教、道教有关的神话并不都是宣扬宗教的全知全能、或者是通过对神秘事物的渲染来加深宗教的神圣性;恰恰相反的,在中国的神话,特别是历史时期产生的与佛教、道教有关的神话,往往表现出宗教世俗化的特征:佛教故事对“现世报”的因果的强调,道教神话中白日飞升的可能性,变成种种实在的修炼法门,表现的是宗教的价值趋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而神话故事中,种种神灵的普遍性,乃至模仿现实社会的等级制度的神仙世界,反映的是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在历史上“创造”的神话也往往带有一层明显的理性外衣,或者说,有一个明确的现实目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羽的神化,在近千年的演变中,他从一开始的忠义的象征,逐渐被赋予了其他多种属性,如驱邪,护民,以及财神的属性。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而非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使然,包括每个朝代的加封,无不有其现实的需求在内:保佑疆土的平安,树立忠义的榜样;另一个例子,是孔子的神化,可以参看《齐鲁学刊》2000年第6期中的一篇论文,《孔子:一个神话学的个案研究》。
对于《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题历来有争论,有的说重佛抑道,有的说重道抑佛,有的说是三教合一,然而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重世轻教”,即宗教的世俗化。整部小说就是一个包着浓郁现实内核的人造神话,而其中营造的天庭更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王统正道的翻版。
似乎这样的讲法很没道理:《西游记》的故事是玄奘取经,主角也是四个和尚,全书时刻贯穿着严肃与幽默交杂的宗教气息,如何说轻宗教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整个故事的缘起:从玄宗皇帝命玄奘取经的原因来说,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因为那真经能“超鬼出群”,能让玄宗皇帝摆脱在地府中看见过的冤魂厉鬼;而取经的四人中,玄奘是轻慢了被如来称作为“我之大教”的佛法被贬真灵,转生东土,其它三人也是个有原因,都希望从通过取经求“正果金身”,这也是观音所许允的。
再举一个能刻反映出这种倾向的场景:孙悟空拜师学艺。这段场景不能不说是佛、道交融:洞天福地(道教)里却住着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要传授的孙悟空的也是道教的“三十六旁门”,孙悟空不肯学这些“水中捞月”的功夫,最后须菩提说是要教他“显密圆通”(佛教),那口诀却是吐纳引导的修炼内丹之法(道教)。
在这里,与其说是三教合一,不如说是“宗教符号系统本身,从公认的符号发展到分化的符号,从原来被视作神秘力量直接表现的社会发展成为需要‘理性化’的社会,宗教所施加的影响成为间接的,宗教行为者对宗教符号本质及他的作用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孙悟空拜师学艺的目的,是极为现实的不死,而为了达到这个现实的目的,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的,都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合理”的方案,连“三十六旁门”都各有正果。于是,两个宗教体系被重新整合,诞生出来一个新神话,一个刻上深深的中国“理性”传统痕迹的世俗神话。
-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临名辈共论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