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楔子)
2006-03-31 22:05 | 一根香烟陪我寂寞
杨仁大概是唯一住在八大关里的中国人了,即使不是,那也是唯一一个住在八大关里不是奴才没气受的中国人了。四五年以后,青岛被解放了,这片洋人住的地方成为了反资本家的基地,砸来敲去,愣是没哪个敢说杨仁半个坏字的,这倒不是因为杨仁的势力有多大,而是大家心里有数:这巴掌大的土地上,死亡人数能如此之少,离的了杨仁那简直是笑话。直到文化大革命,一堆不晓时事的小崽子把杨仁从天主教堂里拖了出来,游行加审讯,依然有人顶着被一起拉上去挨斗的头皮骂道:那群忘恩负义的畜生!
这也算是后话,与杨仁这半辈子做的太多事都牵连不上多大的关系,很多时候,杨仁都被自己这土了吧唧的名字困扰。年轻的时候,青岛还是一个渔村,村里的私塾先生教的三字经,一直是杨仁脑子里最深刻和古老的记忆。村上里,杨家怎么说也算是大户之家,杨老当家的单名一个孟字,但却与孔孟无缘,祖上德份不高,到杨孟这辈上,已经闹的卖地牵坟,又分了几次家,折腾到后来,父母病故,只留下一个姨娘。姨娘按乡下里的说法,就是杨孟他爹的小老婆,别看家里没钱,好歹也是个地主户,现在破败了,但媳妇少说不得,那可是村里都瞧眼儿的。杨孟父母这一走,顿时苦了孤儿寡妇,现在大伯来抢地,又是三叔来霸房,村里看娘俩可怜,但上下没有男人,也就没人站出来帮衬。那姨娘也算是女人里好强的一出,愣是没让人给挤达上吊,带着杨孟奔了婆家。
这姨娘的婆家原是临村一户佃户,也就是做长工的。本来嫁到杨家的媳妇要讲究门当户对,可这杨家的破落,方圆哪个大家吃不穿的?于是就选了这佃户人家的三姑娘做了小婆子,倒也没省下礼节,聘礼上也说的过去。但本来穷人家吃饭的就多,闺女嫁了出去也没听说过回来吃自己娘的奶的,何况还不是一个,是俩。
姨娘本姓安,姨娘的娘在村里被人唤安大娘。按俗规矩,姨娘就该唤杨安氏。小户人家,接了大亲家,这本来可有可无的规矩也就立起了牌坊。杨安氏回家不几天,召开了家庭临时会议,出席的除了过逝的安老头,家里说的动话的都来齐了。大哥、二哥一句话不说,安大娘就一直抹眼泪,两个嫂子一口一个杨安氏,杨字拖长了音,饶足了弯儿,似乎就怕大家听不清楚这个杨字。姨娘虽然就嫁了出去十几年,又是个破落人家,但毕竟见识过世面,那些个男人本家兄弟,谁也没听过谁喊过谁的婆娘什么什么氏,也就是呼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这些个嫂子们装起老私塾的样子,让人坐立不安。
终于还是听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家里的聘礼吃的七七八八了,一个闺女收的聘礼散了两份给哥哥们掏了两房媳妇,现在也有一顿没一顿的,更别说凭空多出两张吃饭的嘴,这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农村里最忌讳的又是这孤儿寡妇的,这还好,一来来了一对,这家还是分了算了,老当家的去年去了,一直就没个分法,你说这房子,这地,哪个不是大哥二哥挣下来存着的,现在老当家的去了,安大娘也可以跟着大哥或者二哥安老享福,这又来一闺女,还是嫁过门又自己跑回来的,你说这地是分还是不分?分了吧?人家没干过一天的家活,不分吧?孤儿寡妇的也让人看着揪心……
安姨娘也不说话,摸着杨孟的脑袋,就那么坐在哪儿上神,任凭你说。日上三竿,安姨娘不说话;晌午过去了,安姨娘也不说话;这昏黄的老太阳,终于也驼着背爬在了窗框上,二嫂坐不稳了,跟大嫂使了个眼色。
“杨安氏啊,我们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听进去了几分。我们能进这个门,也是占了你的光,叨了你的好,但这小杨公子就不一样了,我们养你,那是算我们欠你的,我们养他,那可是说不过去的,别人要说个杨家长短的,咱也理亏不是么。”
“嫂子,你甭说了,孟子我叫他走,还不成么?”杨安氏说了进门以后唯一的一句话,带着杨孟,转二房去了。只剩下几个姑姑婆婆的,讨论着这大户人家姨太太的礼貌问题。
杨孟就是这样被送到青岛去的。
临行的时候,安大娘把握紧了一辈子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也就凑上了去的路费干粮,这要是找不到传说中在青岛如浮云一样存在着的暴家的二舅,那是连回来的钱都没有剩的。杨安氏只顾着帮孩子把衣服鞋垫子什么的往杨孟包袱里揣,也忙不上感激的叫声娘。安大娘就又不吭声了,似乎心疼自己那几个子似的溜进屋里,一直到安姨娘从清晨站到黄昏才回来敲门,都没有再走出门口一步。
杨孟的走,无疑对于杨安氏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不几天就病在了床上,下不了炕。不几天冬天来了,杨安氏忽然下的了地了,全家一阵安慰加失望之下,庆祝性的煮了两只鸡蛋,被大哥、二哥的公子解了口疾。从这以后就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就站在村口等杨孟回来,坏的时候就躺在床上,一口一个孟子的喊着。
如此过了二十年,安大娘清深意重,终于追随安老爷子而去。安大、安二两家也都白发眉梢,好在子女孝顺,又把杨安氏认了自己的干娘,倒也没撵了出门去。杨安氏也恢复了点气息,有把力没把力的为这个家拾掇个柴草,搭理个帐目。切说这小户人家,又哪来多少帐目好搭理的,只是稍解思儿之疼罢了。
这年冬天,杨安氏终于还是没看到儿子回来。全家上下张罗起来,随说穷家,但白事上也不能太过不去,从仅有的几个子抽调了一队军马,准备牺牲在头七后的摈理上。
头七过后,入土为安。安家早晨开的门来,不由的膛目结舌,只见一队队的东西从外村土路上,让骡子一车车的往这里拉了过来,上百纸人,上百纸马,一骡车的纸钱,那按老家的说法,叫千层钱,阎王殿。几十个和尚坐在昨傍晌还没有见到的法事台子上,口里念念有词。几幅挽联挂在旗杆上,虽不大识字,但那杨安两字还认的出来,跟上的约莫着也就是那个氏字。
村里人不久就像炸了锅似的跑了出来,大人们围拢在那堆纸货上,孩子们就围拢在那和尚前。品头论足,倒也头头是道。直到晌午见天,也没人知道这是谁给杨安氏掉的孝。几个长舌头的就呱唧开了,连杨家老当家的外姓的侄子的姨妈都扯了进去,却也没人肯定的了。
尚有半个日头就暮时了,老家里讲究的就是这个时点下葬入土。一辆高头双白马拉的四棱小房车就是这个时候赶入了村口,跳下一精瘦的汉子,二话不说,先跪在土路上,一身绫罗绸缎的孝衣刹时占满了膝盖黄土,冲着安家土屋就拜了起来。三拜过后,站起,走三步,又跪,又拜。如此这般,一直走到安家土屋,开了门。安家老大才认了出来,这不是当年被送去青岛的杨孟是谁?
葬了安姨娘,杨孟把从车上带回来的几十斤重的金子都换了土地。方圆几百里,忽然多了一位顶富的财主。安家因为这些年来不离不弃的服侍过安姨娘,也叨唠了不少光,当起了这村的主。以前的半大小子现在富死了老子,两位婶婶乐的说不出话来,一口一个这孩子当年受过我们什么好处,倒也编的头头是道。
杨孟不知道是忘了还是不屑计较,也就忍的他们扯淡,只是也不肯说出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又就近找了房媳妇,结婚生子。谁知媳妇娶了三房,却一直没有子嗣,直到有一年外出生意,一去年半,回来时,却捧了个大胖小子。
当家的风流,自不是做太太的管束的了的,更何况当家的并没把这孩子他娘带回来,也可见只是对这个孩子心疼,于是也没惹出什么风波。三位姨太太把这孩子视如己出,乐的老太爷合不拢嘴。这孩子却也天资聪慧,五岁就上的私塾,六岁生日时,背着三字经给爹爹祝寿,更把老太爷欢喜的不轻。
村里土规矩,孩子七岁前不取大名,怕养不大。七岁正,先生特地跑来太爷家,以仁义道德为上古仙秫,替孩子起名杨仁。太爷想起这些念头的辛酸,一时百感交集,赏了几十大洋,领着孙子自去太庙祭祖。
却哪知晓,这杨仁二字,带给儿子多少烦恼。
-
一生无事最洒脱,陪朋宴友换酒喝;
根根须鬓冉白发,我自飘零我自乐;
香吻儿时衣锦华,寂静此世佳人饿;
烟炊不晚三更后,默默窗边泪独落。
这也算是后话,与杨仁这半辈子做的太多事都牵连不上多大的关系,很多时候,杨仁都被自己这土了吧唧的名字困扰。年轻的时候,青岛还是一个渔村,村里的私塾先生教的三字经,一直是杨仁脑子里最深刻和古老的记忆。村上里,杨家怎么说也算是大户之家,杨老当家的单名一个孟字,但却与孔孟无缘,祖上德份不高,到杨孟这辈上,已经闹的卖地牵坟,又分了几次家,折腾到后来,父母病故,只留下一个姨娘。姨娘按乡下里的说法,就是杨孟他爹的小老婆,别看家里没钱,好歹也是个地主户,现在破败了,但媳妇少说不得,那可是村里都瞧眼儿的。杨孟父母这一走,顿时苦了孤儿寡妇,现在大伯来抢地,又是三叔来霸房,村里看娘俩可怜,但上下没有男人,也就没人站出来帮衬。那姨娘也算是女人里好强的一出,愣是没让人给挤达上吊,带着杨孟奔了婆家。
这姨娘的婆家原是临村一户佃户,也就是做长工的。本来嫁到杨家的媳妇要讲究门当户对,可这杨家的破落,方圆哪个大家吃不穿的?于是就选了这佃户人家的三姑娘做了小婆子,倒也没省下礼节,聘礼上也说的过去。但本来穷人家吃饭的就多,闺女嫁了出去也没听说过回来吃自己娘的奶的,何况还不是一个,是俩。
姨娘本姓安,姨娘的娘在村里被人唤安大娘。按俗规矩,姨娘就该唤杨安氏。小户人家,接了大亲家,这本来可有可无的规矩也就立起了牌坊。杨安氏回家不几天,召开了家庭临时会议,出席的除了过逝的安老头,家里说的动话的都来齐了。大哥、二哥一句话不说,安大娘就一直抹眼泪,两个嫂子一口一个杨安氏,杨字拖长了音,饶足了弯儿,似乎就怕大家听不清楚这个杨字。姨娘虽然就嫁了出去十几年,又是个破落人家,但毕竟见识过世面,那些个男人本家兄弟,谁也没听过谁喊过谁的婆娘什么什么氏,也就是呼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这些个嫂子们装起老私塾的样子,让人坐立不安。
终于还是听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家里的聘礼吃的七七八八了,一个闺女收的聘礼散了两份给哥哥们掏了两房媳妇,现在也有一顿没一顿的,更别说凭空多出两张吃饭的嘴,这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农村里最忌讳的又是这孤儿寡妇的,这还好,一来来了一对,这家还是分了算了,老当家的去年去了,一直就没个分法,你说这房子,这地,哪个不是大哥二哥挣下来存着的,现在老当家的去了,安大娘也可以跟着大哥或者二哥安老享福,这又来一闺女,还是嫁过门又自己跑回来的,你说这地是分还是不分?分了吧?人家没干过一天的家活,不分吧?孤儿寡妇的也让人看着揪心……
安姨娘也不说话,摸着杨孟的脑袋,就那么坐在哪儿上神,任凭你说。日上三竿,安姨娘不说话;晌午过去了,安姨娘也不说话;这昏黄的老太阳,终于也驼着背爬在了窗框上,二嫂坐不稳了,跟大嫂使了个眼色。
“杨安氏啊,我们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听进去了几分。我们能进这个门,也是占了你的光,叨了你的好,但这小杨公子就不一样了,我们养你,那是算我们欠你的,我们养他,那可是说不过去的,别人要说个杨家长短的,咱也理亏不是么。”
“嫂子,你甭说了,孟子我叫他走,还不成么?”杨安氏说了进门以后唯一的一句话,带着杨孟,转二房去了。只剩下几个姑姑婆婆的,讨论着这大户人家姨太太的礼貌问题。
杨孟就是这样被送到青岛去的。
临行的时候,安大娘把握紧了一辈子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也就凑上了去的路费干粮,这要是找不到传说中在青岛如浮云一样存在着的暴家的二舅,那是连回来的钱都没有剩的。杨安氏只顾着帮孩子把衣服鞋垫子什么的往杨孟包袱里揣,也忙不上感激的叫声娘。安大娘就又不吭声了,似乎心疼自己那几个子似的溜进屋里,一直到安姨娘从清晨站到黄昏才回来敲门,都没有再走出门口一步。
杨孟的走,无疑对于杨安氏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不几天就病在了床上,下不了炕。不几天冬天来了,杨安氏忽然下的了地了,全家一阵安慰加失望之下,庆祝性的煮了两只鸡蛋,被大哥、二哥的公子解了口疾。从这以后就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就站在村口等杨孟回来,坏的时候就躺在床上,一口一个孟子的喊着。
如此过了二十年,安大娘清深意重,终于追随安老爷子而去。安大、安二两家也都白发眉梢,好在子女孝顺,又把杨安氏认了自己的干娘,倒也没撵了出门去。杨安氏也恢复了点气息,有把力没把力的为这个家拾掇个柴草,搭理个帐目。切说这小户人家,又哪来多少帐目好搭理的,只是稍解思儿之疼罢了。
这年冬天,杨安氏终于还是没看到儿子回来。全家上下张罗起来,随说穷家,但白事上也不能太过不去,从仅有的几个子抽调了一队军马,准备牺牲在头七后的摈理上。
头七过后,入土为安。安家早晨开的门来,不由的膛目结舌,只见一队队的东西从外村土路上,让骡子一车车的往这里拉了过来,上百纸人,上百纸马,一骡车的纸钱,那按老家的说法,叫千层钱,阎王殿。几十个和尚坐在昨傍晌还没有见到的法事台子上,口里念念有词。几幅挽联挂在旗杆上,虽不大识字,但那杨安两字还认的出来,跟上的约莫着也就是那个氏字。
村里人不久就像炸了锅似的跑了出来,大人们围拢在那堆纸货上,孩子们就围拢在那和尚前。品头论足,倒也头头是道。直到晌午见天,也没人知道这是谁给杨安氏掉的孝。几个长舌头的就呱唧开了,连杨家老当家的外姓的侄子的姨妈都扯了进去,却也没人肯定的了。
尚有半个日头就暮时了,老家里讲究的就是这个时点下葬入土。一辆高头双白马拉的四棱小房车就是这个时候赶入了村口,跳下一精瘦的汉子,二话不说,先跪在土路上,一身绫罗绸缎的孝衣刹时占满了膝盖黄土,冲着安家土屋就拜了起来。三拜过后,站起,走三步,又跪,又拜。如此这般,一直走到安家土屋,开了门。安家老大才认了出来,这不是当年被送去青岛的杨孟是谁?
葬了安姨娘,杨孟把从车上带回来的几十斤重的金子都换了土地。方圆几百里,忽然多了一位顶富的财主。安家因为这些年来不离不弃的服侍过安姨娘,也叨唠了不少光,当起了这村的主。以前的半大小子现在富死了老子,两位婶婶乐的说不出话来,一口一个这孩子当年受过我们什么好处,倒也编的头头是道。
杨孟不知道是忘了还是不屑计较,也就忍的他们扯淡,只是也不肯说出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又就近找了房媳妇,结婚生子。谁知媳妇娶了三房,却一直没有子嗣,直到有一年外出生意,一去年半,回来时,却捧了个大胖小子。
当家的风流,自不是做太太的管束的了的,更何况当家的并没把这孩子他娘带回来,也可见只是对这个孩子心疼,于是也没惹出什么风波。三位姨太太把这孩子视如己出,乐的老太爷合不拢嘴。这孩子却也天资聪慧,五岁就上的私塾,六岁生日时,背着三字经给爹爹祝寿,更把老太爷欢喜的不轻。
村里土规矩,孩子七岁前不取大名,怕养不大。七岁正,先生特地跑来太爷家,以仁义道德为上古仙秫,替孩子起名杨仁。太爷想起这些念头的辛酸,一时百感交集,赏了几十大洋,领着孙子自去太庙祭祖。
却哪知晓,这杨仁二字,带给儿子多少烦恼。
-
一生无事最洒脱,陪朋宴友换酒喝;
根根须鬓冉白发,我自飘零我自乐;
香吻儿时衣锦华,寂静此世佳人饿;
烟炊不晚三更后,默默窗边泪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