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 OST 感想&短评

2007-07-23 21:52 | ovelia

作曲:Elliot Goldenthal
管弦乐配器:Robert Elhai and Elliot Goldenthal
CD监制:Tesse Gohl and Elliot Goldenthal
演奏:伦敦交响乐团
人声演唱:Lara Fabian and L'arc-en-Ciel
发行:Sony Classical Records
发行日期:2001年7月3日


1 The Spirit Within
2 Race to Old New York
3 The Phantom Plains
4 Code Red
5 The Kiss
6 Entrada
7 Toccata and Dreamscapes
8 Music for Dialogues
9 Winged Serpent
10 Zeus Cannon
11 Flight to the Wasteland
12 A Child Recalled
13 The Eighth Spirit
14 Dead Rain
15 Blue Light
16 Adagio and Transfiguration
17 The Dream Within by Lara Fabian
18 Spirit Dreams Inside by L'Arc-en Ciel
Total Running Time 56:26


这是Final Fantasy(以下简称FF)世界中又一张被人遗忘的OST。2001年Square那次失败的尝试,想必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记起。平心而论,电影本身还算是比一般好莱坞大片要好的,然而错误的观众定位和过大的开支使得最后的惨淡收场似乎变成了必然。当然这也直接导致了导演兼FF系列的制作总指挥坂口博信先生的实际上的下台。尽管坂口博信在本电影计划中昏招颇多,但有一招是毫无疑问非常明智的,那就是本作的作曲者选择。

当宣布本作的音乐由好莱坞作曲家Elliot Goldenthal(艾略特·高登索)负责的时候,FF系列的忠实玩家的反应大多是一个问号。植松伸夫之于FF的必然性,使得很多玩家表示出了失望,对这位所谓的“新人”抱非常谨慎的态度。而到现在,提起这部OST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当然这和日美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毕竟Goldenthal这种欧美系的作曲家,在国内ACG界的知名度,当然是远不如日系作曲家的。但实际原因远不止这一点。关于这个将会在后面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先不多说。

实际上,Goldenthal的作曲经验,绝不比植松伸夫低。Goldenthal是1954年生人,年龄上比植松大了5岁。就读于著名的Julliard音乐学院,师从古典音乐作曲家科普兰(Aaron Copland)和科利里亚诺(John Corigliano)。另一位鼎鼎大名的电影音乐家John Williams正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毕业后,Goldenthal即投身于所谓“严肃”音乐(这个称呼不妥,但本人尚未找到合适的称呼。对应于英语里的concert music)的创作,但同时也参与多个舞台剧以及芭蕾舞剧的配乐工作。而在1979年,给Gus Van Sant的Drugstore Cowboy配乐后,参与了30多部电影的配乐。其中包括了《异形3》,《永远的蝙蝠侠》等大片的配乐。Goldenthal目前正专注于他和妻子Julie Taymor合作的两个project:电影《Across the Universe》和歌剧《Grendel》。

尽管年龄并不小,但从照片上看,Goldenthal似乎要比植松年轻不少,而且双眼给人感觉“妖气”很重。而这一点“妖气”,似乎正是他所作音乐的直接反映。尽管是一名科班出身的作曲家,Goldenthal对学院派的风气颇为反感,他认为学院派的风气使得不少作曲家只是为了讨好某些位高权重的“老人”而写作,并不敢在这些元老所规定的界限外进行音乐试验。而他自己也正好验证了这一点,他的音乐永远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创新精神,尽管这样也使得他的音乐很多时候比较难于理解。Goldenthal在FF电影版中的表现并不是最大胆的,和异形3这样的片子相比,这里并没有很多完全放开手脚去写作的段落。然而这也是这部电影所需要的。他在访谈中也提到,由于这是一部真实比例人物的CG电影,因此配乐需要强调人性的,爱情的,轻柔的要素。这一点体现在配乐中的爱情主题上,原声带中“The Kiss”,“A Child Recalled”等片段中,钢琴柔美地演奏出爱情主题,这在OST整体偏昏暗混沌的氛围中,犹如一束白光投射于黑暗的大地。

不过即使这样,他还是在范围内尽量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进行创作。在配器上,本作的音乐特别强调了管乐部,一共40名乐手,几乎相当于普通管弦乐队两倍的编制,加上伦敦交响乐团的实力演出,使得管乐的演奏特别有力。从第一首“The Spirits Within”开始,听者便可以感受到魄力逼人的管乐演奏。第一首的旋律在第15首“Blue Light”中也有所引用,只不过变得更为阴沉压抑。而到了配乐的最后一首“Adagio and Transfiguration”,全片高潮迭起之时,便是管乐带头进入的。这一首曲子同时也是爱情主题最光辉灿烂的一刻。

前文提到Goldenthal的知名度问题,而实际上,即使在欧美,对他的音乐评价也往往是毁誉参半的。赞者称他的音乐既有优美大气的旋律,更有独树一帜的编曲配器和对不和谐音的合理运用;弹者则称他的音乐散乱无章法,过分依赖毫无方向的不和谐音。本人无意对两阵营的观点作出评论,但如果完全从感性认识出发的话,本人是支持前者的。Goldenthal的旋律异常大气,相信听过第3,4部蝙蝠侠开场以及《异形3》中最后一幕女主角死去的场景配乐的朋友应该有所共鸣。

然而真正吸引我的,还是Goldenthal的不和谐音。他把不和谐音和Jazz,电子音乐等不同的音乐形态混合起来,能把不和谐音写得有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如此地吸引人,这和很多学究一般的学院派作曲家有着根本区别。本作中对不和谐音的运用,除了他本人的试验成果之外,还参考了波兰先锋派[1]的写作手法。本CD中最长的一曲“Toccata and Dreamscapes”便是这种极端不和谐音最张狂的时刻,本曲中几乎完全抛弃成形的旋律,嚣张的长号、狂乱的弦乐和沉稳有力的打击乐,制造出这噩梦般的梦境。曲名中的Toccata除了曲子结构有些类似之外,和那著名的键盘乐曲体裁几乎毫无关系。这也是本人最喜爱的一曲,这首曲子完全可以当作独立的乐曲演奏,这对全世界所有的管弦乐团想必都是极大的考验吧(笑)。

类似表现作曲家奇思妙想的曲目还有瓦格纳式细密弦乐的“Race to Old New York”,加入了人声合唱,有着几乎超出人类想像范围之外最大音量齐奏的“Zeus Cannon”,有着菲利普·格拉斯式极简主义音乐语法的“Flight to the Wasteland”。其余的乐曲尽管与这些曲子相比略显逊色,但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准。

专辑的最后是两首人声歌曲。第一首“The Dream Within”由Goldenthal本人作曲,使用了配乐中的爱情主题。Lara Fabian的演唱也饱含感情,旋律动人且不落俗套。第二首,日本彩虹乐队的“Spirit Dreams Inside”,是一首不错的歌曲,然而似乎和本专辑的感情氛围格格不入。当然很多人就为了这首歌而买这张专辑,呵呵。我个人并不在意这种行为,只是很容易忽略掉前面精彩的score,让人惋惜而已。

本专辑一共收录了50分钟的配乐,这只是电影全部配乐的一半,有些精彩的段落也没有收录进本CD中。在特别版DVD中收录了作曲家评论音轨以及所有配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看看。

总结一下,本CD展现了作曲家Elliot Goldenthal的多样性以及强大的作曲/编曲能力。同时也是这张CD带领了我进入了电影音乐和20世纪音乐的殿堂。尤其是后者,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大众缺乏普遍认识和误解的世界。到了现在,我甚至认为他的实力要远超植松这一等级的人,以及绝大部分的日系作曲家。我只希望,那些因为作曲者名字不熟悉或者是风格不习惯而放弃的听众能够重新认识这张专辑。能达到这个目标,我就满足了。

评分:9.6/10

Ovelia @ 9:35PM 07-23-2007

预告。。。下面将是大批特批FF7AC OST的时间。。 =v= 我会毫不留情地打倒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