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的龙。
2002-03-13 21:09 | steedking
龙,是我们中国的象征,但大家可能都只对龙有个比较表面的认识,现在我就把我所知道的一切有关龙的东西帖出来,也好让大家能更详细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
《说文》里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就是龙的基本特性了。在中国古代神话里,龙一般都是神仙们的坐骑。例如“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祝融乘两龙”,“帝喾春夏乘龙”等。因此就有种说法说龙可以被驯化,在以前的传说里就有豢龙氏,御龙氏。古代有个叫飂叔安的人,他的一个儿子董父非常喜欢龙,经常在他们家喂龙吃东西,跟龙玩耍(羡慕啊~~~),龙也很喜欢他,于是很多龙都在他家住了下来。董父因此就开始养龙,并把其中一些献给舜帝,舜一高兴,就给他赐姓董,名豢龙。因此在舜帝时期是有以养龙为业的。龙喜欢玉以及象玉的东西,而且特别喜欢吃燕肉,因此古代有说法说吃燕子的人不能渡海(天哪,燕子可是玄鸟啊,一般人也真敢吃),而在很多传说里面讨好龙都是用的燕肉......龙其实也分雌雄的,雄龙角分叉多,看起来相当的复杂,眼眶比较深,鼻孔大而鼻梁短,胡须要尖一点,鳞片也比较密;雌龙角没有雄龙那么复杂,鼻梁要平一点,长一点,胡须较圆,鳞片比较稀。所以以后真的碰上了龙一定要看准了,至少不要把小姐叫成先生了......
龙是分为好几个种类的,《广雅》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蛟龙,形状象有四只脚的蛇,颈细而头小,颈上有白瘿,其中大的有十几围那么大。蛟龙的卵也很大,差不多有一两个石瓮大小的样子。顺便说一句,蛟龙可是会吃人的哦。在古代,一般蛟龙都跟大水有关,传说蛟龙入海时要带着洪水一起走。蛟龙不愿意钻洞,遇到桥的时候都会从桥的上面飞过去,因此古人为了让下游不受洪灾的困饶,就在修桥时在桥上安置斩蛟剑(其实就是那种很尖的栏杆了),当蛟从桥上飞过的时候就会被这玩意开膛破肚,就无法继续危害下游了。应龙,其实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黄帝的一个臣子,在攻打蚩尤时立了大功。一说就是有翼的龙,在屈原的《楚辞·天问》里有这样的句子:“应龙何画?河海何历?”,这个典故就是介绍的大禹治水时的情景,当时由应龙在前面用尾巴画出基本的路线,再由后面的人将河道扩宽。现在在巫峡有一个地方叫错开峡,据说就是那时一条应龙没有按照河图前进,结果开了一条无用的峡谷出来,当时大禹很生气,就把这条犯了错误的应龙给斩了,斩龙的那个地方现在叫做斩龙台。不过不管是皇帝的臣子还是大禹手下的功臣(不包括刚才那条),应龙都是跟雨联系在一起的,据说当年黄帝战胜蚩尤后,应龙就到了南方,所以现在南方多雨。而古代一种求雨的仪式就是膜拜用土塑的应龙象,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四海龙王应该都是应龙,呵呵。比起上面两种龙来说,虬龙的典故要少的多,《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这句话其实是讲述的禹,鲧的神话,传说中鲧可以变化为虬,而禹能变化成熊。在黄帝时代,曾经出现过一只虬龙,白首,无角,有人将其献给黄帝,因虬龙本来是有角的,所以这只虬被认为是祥瑞(怪事,为什么不认为是恶兆呢?)。螭龙,所载典籍不多,不过我怀疑就是螭吻,详见下面的“螭吻”。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龙的衍生物,之所以说是衍生物,是因为如果龙只能生这些东西,那么龙又是从哪来的?(也许就是龙绝种的原因也说不定,呵呵)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下面就是龙子的介绍:赑屃(又称屃赑),形状象龟,喜欢负重(搞不懂是什么爱好...-_-b),现在很多石碑下面那个乌龟摸样的东西就是,后来则引申为“负重”的代表了。螭吻(又称鸱吻,蚩尾),蚩尾,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蚩尾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现在很多人将蚩写成鸱,又见它的嘴部象鸱鸢,于是讹写为鸱吻。而对于龙子的说法则是:“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仔细看来,都是在房顶的装饰,而且螭吻、鸱吻、蚩尾都是音同字异,因此极有可能是传说的讹变,其实是一个东西。而且看看古代房顶上的螭吻,可以说跟龙的样子相当相似,所以可能螭吻就是螭龙。蒲劳,形状象龙,一般生活在海边,天生害怕鲸鱼,如果遇到鲸鱼攻击蒲劳,它就会发出大叫,所以凡是希望钟声大的人,都把它铸在钟上,并且用有鲸鱼图案的撞锤。狴犴,外型象虎,看起来相当的威严,所以一般把它的象塑在狱门和公堂之上。另一说法是说狴犴喜欢诉讼,所以把它放在公堂上。好象以前清朝的刑部里的官员官袍上就有这个玩意。饕餮,羊身人面,虎齿人手,声音如同婴儿,以人为食(出自山海经)。神异经里则说其象人,贪而且凶狠,积财而不用,却去抢别人的,喜欢攻击老弱病残和落单的,不敢去招惹大群的人(典型的欺软怕硬)。但在龙九子里面的介绍却说只是贪吃......引用这个贪吃的说法,古代的鼎上就经常刻着它的象(P.S.:还有个说法是蚩尤就是饕餮,不过好象跑题了,我这里就不谈了)。第六个......汗......找不到这两个字......就是虫八虫夏(12,34结合后的字,哪位大虾知道说一声啊~~,我好修改),生性好水,所以一般立于桥头(就是桥头的那些雕像了,不过好象现在不好找了)。睚眦,性好杀,故一般刻于刀上(著名的鬼头刀,呵呵)。金猊,样子象狮子,喜欢享受烟火,现在有些香炉就铸成它的样子,也算是得偿所愿啊。椒图,,状如螺蚌,生性好自闭,故一般在大门口,古时候的门环上边的兽头就是它了。(后面几个实在是太难找了,因此难免有敷衍之势,不好意思啊~)
中国神话博大精深,里面有纰漏在所难免,望大家指正了,另外,我这次只是谈龙这种生物,其他有关的例如龙王,龙宫之类的就暂时不说了(我的手指疼啊~~)
-
《说文》里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就是龙的基本特性了。在中国古代神话里,龙一般都是神仙们的坐骑。例如“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祝融乘两龙”,“帝喾春夏乘龙”等。因此就有种说法说龙可以被驯化,在以前的传说里就有豢龙氏,御龙氏。古代有个叫飂叔安的人,他的一个儿子董父非常喜欢龙,经常在他们家喂龙吃东西,跟龙玩耍(羡慕啊~~~),龙也很喜欢他,于是很多龙都在他家住了下来。董父因此就开始养龙,并把其中一些献给舜帝,舜一高兴,就给他赐姓董,名豢龙。因此在舜帝时期是有以养龙为业的。龙喜欢玉以及象玉的东西,而且特别喜欢吃燕肉,因此古代有说法说吃燕子的人不能渡海(天哪,燕子可是玄鸟啊,一般人也真敢吃),而在很多传说里面讨好龙都是用的燕肉......龙其实也分雌雄的,雄龙角分叉多,看起来相当的复杂,眼眶比较深,鼻孔大而鼻梁短,胡须要尖一点,鳞片也比较密;雌龙角没有雄龙那么复杂,鼻梁要平一点,长一点,胡须较圆,鳞片比较稀。所以以后真的碰上了龙一定要看准了,至少不要把小姐叫成先生了......
龙是分为好几个种类的,《广雅》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蛟龙,形状象有四只脚的蛇,颈细而头小,颈上有白瘿,其中大的有十几围那么大。蛟龙的卵也很大,差不多有一两个石瓮大小的样子。顺便说一句,蛟龙可是会吃人的哦。在古代,一般蛟龙都跟大水有关,传说蛟龙入海时要带着洪水一起走。蛟龙不愿意钻洞,遇到桥的时候都会从桥的上面飞过去,因此古人为了让下游不受洪灾的困饶,就在修桥时在桥上安置斩蛟剑(其实就是那种很尖的栏杆了),当蛟从桥上飞过的时候就会被这玩意开膛破肚,就无法继续危害下游了。应龙,其实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黄帝的一个臣子,在攻打蚩尤时立了大功。一说就是有翼的龙,在屈原的《楚辞·天问》里有这样的句子:“应龙何画?河海何历?”,这个典故就是介绍的大禹治水时的情景,当时由应龙在前面用尾巴画出基本的路线,再由后面的人将河道扩宽。现在在巫峡有一个地方叫错开峡,据说就是那时一条应龙没有按照河图前进,结果开了一条无用的峡谷出来,当时大禹很生气,就把这条犯了错误的应龙给斩了,斩龙的那个地方现在叫做斩龙台。不过不管是皇帝的臣子还是大禹手下的功臣(不包括刚才那条),应龙都是跟雨联系在一起的,据说当年黄帝战胜蚩尤后,应龙就到了南方,所以现在南方多雨。而古代一种求雨的仪式就是膜拜用土塑的应龙象,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四海龙王应该都是应龙,呵呵。比起上面两种龙来说,虬龙的典故要少的多,《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这句话其实是讲述的禹,鲧的神话,传说中鲧可以变化为虬,而禹能变化成熊。在黄帝时代,曾经出现过一只虬龙,白首,无角,有人将其献给黄帝,因虬龙本来是有角的,所以这只虬被认为是祥瑞(怪事,为什么不认为是恶兆呢?)。螭龙,所载典籍不多,不过我怀疑就是螭吻,详见下面的“螭吻”。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龙的衍生物,之所以说是衍生物,是因为如果龙只能生这些东西,那么龙又是从哪来的?(也许就是龙绝种的原因也说不定,呵呵)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下面就是龙子的介绍:赑屃(又称屃赑),形状象龟,喜欢负重(搞不懂是什么爱好...-_-b),现在很多石碑下面那个乌龟摸样的东西就是,后来则引申为“负重”的代表了。螭吻(又称鸱吻,蚩尾),蚩尾,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蚩尾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现在很多人将蚩写成鸱,又见它的嘴部象鸱鸢,于是讹写为鸱吻。而对于龙子的说法则是:“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仔细看来,都是在房顶的装饰,而且螭吻、鸱吻、蚩尾都是音同字异,因此极有可能是传说的讹变,其实是一个东西。而且看看古代房顶上的螭吻,可以说跟龙的样子相当相似,所以可能螭吻就是螭龙。蒲劳,形状象龙,一般生活在海边,天生害怕鲸鱼,如果遇到鲸鱼攻击蒲劳,它就会发出大叫,所以凡是希望钟声大的人,都把它铸在钟上,并且用有鲸鱼图案的撞锤。狴犴,外型象虎,看起来相当的威严,所以一般把它的象塑在狱门和公堂之上。另一说法是说狴犴喜欢诉讼,所以把它放在公堂上。好象以前清朝的刑部里的官员官袍上就有这个玩意。饕餮,羊身人面,虎齿人手,声音如同婴儿,以人为食(出自山海经)。神异经里则说其象人,贪而且凶狠,积财而不用,却去抢别人的,喜欢攻击老弱病残和落单的,不敢去招惹大群的人(典型的欺软怕硬)。但在龙九子里面的介绍却说只是贪吃......引用这个贪吃的说法,古代的鼎上就经常刻着它的象(P.S.:还有个说法是蚩尤就是饕餮,不过好象跑题了,我这里就不谈了)。第六个......汗......找不到这两个字......就是虫八虫夏(12,34结合后的字,哪位大虾知道说一声啊~~,我好修改),生性好水,所以一般立于桥头(就是桥头的那些雕像了,不过好象现在不好找了)。睚眦,性好杀,故一般刻于刀上(著名的鬼头刀,呵呵)。金猊,样子象狮子,喜欢享受烟火,现在有些香炉就铸成它的样子,也算是得偿所愿啊。椒图,,状如螺蚌,生性好自闭,故一般在大门口,古时候的门环上边的兽头就是它了。(后面几个实在是太难找了,因此难免有敷衍之势,不好意思啊~)
中国神话博大精深,里面有纰漏在所难免,望大家指正了,另外,我这次只是谈龙这种生物,其他有关的例如龙王,龙宫之类的就暂时不说了(我的手指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