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是否过时
2005-05-08 14:01 | 在玩一遍
浅谈鲁迅是否过时
文学作品历来是一个时代的先锋,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时代的精神脉搏。鲁迅在那个病态的年代,放弃拯救个人的医生职业,从而变成一位诊治时代的孺子牛。用一把明晰的手术刀挖掘出我们的国民劣根性。
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病夫、奴隶、狗”之类的词是我们国民性的一个表现,而国民们还拿着块遮羞布来掩盖病态的精神和身体。这时鲁迅先生站了出来,提出了国民劣根性这个一个具有怒吼性的概念。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革命时期。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现今我们的时代已经今非昔比,而再提起我们的国民性时,已从以前的一个沉重话题转化为了今天骄傲的宣告。我们会用“勤劳、智慧、强健”之类的词儿来装饰我们的时代,其实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时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对传统的固有文学有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学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而出。随意、洒脱、柔媚的网络文学,以固有的强调严谨、深刻的传统文学势必会产生很大的摩擦。以至于在网络小说流行的今日,不少的新兴者对传统文学提出了若干的置疑,其中的矛头直指鲁迅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乎,不少人就高呼:“鲁迅过时了。”
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的表现,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理由的。其一:鲁迅的文章和他所引导的文学革命浪潮的针对腐朽的时代的,而今天的时世与往昔已有了质的变化,所以不适宜当代文学了;其二,鲁迅挖掘那人吃人的国民劣根性与现在的国民性相去甚远;其三,就如同100多年前,哲学巨人尼采在新旧世纪交叉的时代悲壮的提出“上帝死了”的著名论断一样,要建立新时期的自我信仰,就必须彻底的推翻以前的信仰。因此,在网络上信仰混乱的一刻,蔡智恒、安妮宝贝等便在一定的人群里变成了信仰。
当喧嚣浮躁的尘世一次次掀起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当越来越多的信仰充数我们灵魂之光的时候。鲁迅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我们是否还能穿越时光和尘世的迷瘴寻找到先生那颗鲜红的跳动着的心灵呢?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不遗余力的给我们剖析国民的劣根性,用他毕生的精力对此进行深恶痛绝的批判。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猾。”鲁迅无非是在告诉国民,只有承认自身的劣根性,并加以改正,才能获得真正健全的人性,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愚弱自大的状况,才能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样的一种对民族近乎绝望般的呐喊传承至我们这一代,其声色仍然浑厚有力。
尼采说:“思想家的著作……只是把黑暗写在书里,那是破晓前在他心灵中形成的灰与黑的复制品。”揭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是鲁迅遗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智慧精华,那是中华民族苦与痛、血与泪的凝聚物。这样宝贵的思想传承了下来,是否会在短短几十年后就被新兴族否定,过时了?就应该遗弃了?
毛主席说:“鲁迅是新时期中国的圣人:封建时期的圣人是孔夫子,新时期的圣人是鲁迅。”鲁迅的骨气、清醒和智慧使我们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的根。这种文化的精华,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得意完整的传承下来已经是我们的一件大幸事了。钱理群说过:“没有天才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天才而不知爱护的民族更是可悲。”从学术上来讨论甚至正确的批判鲁迅是可取的,然而对于事实上根本不了解鲁迅,甚至读不懂鲁迅的文章的大多数新兴者,有什么资格说鲁迅过时?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这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源头,直至几千年后的今日地位从未改变。经过时世锤炼过的思想在得到意识的传承之后,就进入了不朽。这种不朽,只要意识还在民族中传承下去便能一直的不朽下去。而并不能才过几十年后就被遗忘。
诚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鲁迅所在的时代了,但是,先生所挖掘的国民劣根性传承给了我们,这是思想的精华。而且,现在我们的劣根性真的消失了吗?《狂人日记》中人吃人的现象现在同样存在。只不过是换一种表现形式罢了。民工的工资被扣除、拖欠;煤矿的安全保障金被挪用,正是人吃人的体现。
阿Q那代表性的“精神胜利法”谁敢说现在没有了。其实阿Q无处不在,甚至很多阿Q已经开着汽车,掌握着大权了呢。然后大叫一声“革命!革命!革妈妈的命……”
我们在琼遥、蔡智恒或者安妮宝贝的真爱里沉醉,却又在截然相反的现实里迷茫的时候。鲁迅早在几十年前的《伤逝》里就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伟大的真爱在物质基础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只会化为无尽的虚空。而子君和涓生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走到一起,比起现在崇尚个性的人群,更为坚决和有勇气。
尼采在100多年前悲壮的向世人宣告“上帝死了”,那是建立在动荡的社会和帝国野心的膨胀下,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信仰迷失后的苍凉独白。而我们现在有着无以伦比的优越条件。对于那些代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思想是不能说遗忘就遗忘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起过去任何时期就美好、优越。我们歌颂她,赞美她,但是不能取媚世俗,不能忘记鲁迅先生一直向我们指明的国民劣根性。因此,可以断定,鲁迅精神不会过时。
-
灰白的世界里,一条明亮笔直的狙击线,终结一切的黑暗与不公……
http://www.ffsky.com/ff/ffsky/bbs/bbs.asp?owner=&keyname=%D4%DA%CD%E6%D2%BB%B1%E9&keyword=%B2%BB%D0%E0%B5%C4%CE%A2%D0%A6
《不朽的微笑》 连载中,希望支持
文学作品历来是一个时代的先锋,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时代的精神脉搏。鲁迅在那个病态的年代,放弃拯救个人的医生职业,从而变成一位诊治时代的孺子牛。用一把明晰的手术刀挖掘出我们的国民劣根性。
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病夫、奴隶、狗”之类的词是我们国民性的一个表现,而国民们还拿着块遮羞布来掩盖病态的精神和身体。这时鲁迅先生站了出来,提出了国民劣根性这个一个具有怒吼性的概念。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革命时期。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现今我们的时代已经今非昔比,而再提起我们的国民性时,已从以前的一个沉重话题转化为了今天骄傲的宣告。我们会用“勤劳、智慧、强健”之类的词儿来装饰我们的时代,其实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时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对传统的固有文学有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学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而出。随意、洒脱、柔媚的网络文学,以固有的强调严谨、深刻的传统文学势必会产生很大的摩擦。以至于在网络小说流行的今日,不少的新兴者对传统文学提出了若干的置疑,其中的矛头直指鲁迅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乎,不少人就高呼:“鲁迅过时了。”
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的表现,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理由的。其一:鲁迅的文章和他所引导的文学革命浪潮的针对腐朽的时代的,而今天的时世与往昔已有了质的变化,所以不适宜当代文学了;其二,鲁迅挖掘那人吃人的国民劣根性与现在的国民性相去甚远;其三,就如同100多年前,哲学巨人尼采在新旧世纪交叉的时代悲壮的提出“上帝死了”的著名论断一样,要建立新时期的自我信仰,就必须彻底的推翻以前的信仰。因此,在网络上信仰混乱的一刻,蔡智恒、安妮宝贝等便在一定的人群里变成了信仰。
当喧嚣浮躁的尘世一次次掀起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当越来越多的信仰充数我们灵魂之光的时候。鲁迅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我们是否还能穿越时光和尘世的迷瘴寻找到先生那颗鲜红的跳动着的心灵呢?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不遗余力的给我们剖析国民的劣根性,用他毕生的精力对此进行深恶痛绝的批判。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猾。”鲁迅无非是在告诉国民,只有承认自身的劣根性,并加以改正,才能获得真正健全的人性,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愚弱自大的状况,才能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样的一种对民族近乎绝望般的呐喊传承至我们这一代,其声色仍然浑厚有力。
尼采说:“思想家的著作……只是把黑暗写在书里,那是破晓前在他心灵中形成的灰与黑的复制品。”揭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是鲁迅遗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智慧精华,那是中华民族苦与痛、血与泪的凝聚物。这样宝贵的思想传承了下来,是否会在短短几十年后就被新兴族否定,过时了?就应该遗弃了?
毛主席说:“鲁迅是新时期中国的圣人:封建时期的圣人是孔夫子,新时期的圣人是鲁迅。”鲁迅的骨气、清醒和智慧使我们真正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的根。这种文化的精华,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得意完整的传承下来已经是我们的一件大幸事了。钱理群说过:“没有天才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天才而不知爱护的民族更是可悲。”从学术上来讨论甚至正确的批判鲁迅是可取的,然而对于事实上根本不了解鲁迅,甚至读不懂鲁迅的文章的大多数新兴者,有什么资格说鲁迅过时?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这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源头,直至几千年后的今日地位从未改变。经过时世锤炼过的思想在得到意识的传承之后,就进入了不朽。这种不朽,只要意识还在民族中传承下去便能一直的不朽下去。而并不能才过几十年后就被遗忘。
诚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鲁迅所在的时代了,但是,先生所挖掘的国民劣根性传承给了我们,这是思想的精华。而且,现在我们的劣根性真的消失了吗?《狂人日记》中人吃人的现象现在同样存在。只不过是换一种表现形式罢了。民工的工资被扣除、拖欠;煤矿的安全保障金被挪用,正是人吃人的体现。
阿Q那代表性的“精神胜利法”谁敢说现在没有了。其实阿Q无处不在,甚至很多阿Q已经开着汽车,掌握着大权了呢。然后大叫一声“革命!革命!革妈妈的命……”
我们在琼遥、蔡智恒或者安妮宝贝的真爱里沉醉,却又在截然相反的现实里迷茫的时候。鲁迅早在几十年前的《伤逝》里就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伟大的真爱在物质基础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只会化为无尽的虚空。而子君和涓生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走到一起,比起现在崇尚个性的人群,更为坚决和有勇气。
尼采在100多年前悲壮的向世人宣告“上帝死了”,那是建立在动荡的社会和帝国野心的膨胀下,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信仰迷失后的苍凉独白。而我们现在有着无以伦比的优越条件。对于那些代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思想是不能说遗忘就遗忘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起过去任何时期就美好、优越。我们歌颂她,赞美她,但是不能取媚世俗,不能忘记鲁迅先生一直向我们指明的国民劣根性。因此,可以断定,鲁迅精神不会过时。
-
灰白的世界里,一条明亮笔直的狙击线,终结一切的黑暗与不公……
http://www.ffsky.com/ff/ffsky/bbs/bbs.asp?owner=&keyname=%D4%DA%CD%E6%D2%BB%B1%E9&keyword=%B2%BB%D0%E0%B5%C4%CE%A2%D0%A6
《不朽的微笑》 连载中,希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