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RESSON的美学

2005-11-21 23:18 | nancy

其实,自从第一次看BRESSON的<越狱>我就有想说说他影片的冲动

而后有看了<乡村牧师日记>,拜读了巴赞对其的评价,直到现在看的这部<巴尔塔扎尔的遭遇>,我才有资

格说我对于他的风格有一个粗浅的了解.下面的分析可能自己主观色彩比较强.

BRESSON是一个悲观知识分子的代表,同时他优势一个内敛抑郁的人,因此他处理片子的手法平静但是内在确是波澜起伏的.



<乡村牧师>可能说是BRESSON影片中最文学的一部,可以说他没有将原著进行任何随意的修改,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删减,而恰恰是把原著中戏剧性最浓的片段删掉,而留下大段大段的平淡词句,并不是BRESSON疯了,而是BRESSON想挖掘出电影更本质的东西,他没有破坏原著,相反剩下的段落他是近乎苛刻的忠实,更加突出了文学性.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本人阴郁的风格.

这部电影比他的原著更文学.

BRESSON以十分中性的影象来表现,在他其他的作品中也是如此,感情起伏并不大,BRESSON又喜欢用中近景让我们看到演员们那些微妙的神情变化.这是史上第一部宗教电影,里面向圣经的引经据典非常多,牧师死前和耶酥受难有着微妙的相似.人们内心挣扎但是外表却麻木,接受圣宠或是拒绝救赎都是艰难的.如同伯爵夫人说的,内心有一刻在想,如果有个角落不受上帝控制,哪怕只有一秒,也要和儿子逃到
那里.

影片给我两个地方印象最深,一个地方是牧师和伯爵夫人那场谈话,二是牧师死后十字架的画外音.

谈话那段其实可以拍的很激烈,情绪可以到达高潮的,但导演恰恰留下的最教条的对话.BRESSON有意为之.但恰恰在平缓的节奏中,伯爵夫人突然的将儿子的照片项坠扔进火炉那个镜头让人动容.最后一幕
的描述牧师的死,没有他挣扎的画面,只有平淡毫无语气的描述,但是这样激发了观众无限的遐想,当描述到他额头不断留下豆大的汗滴,你可以想到,其实那是一滴滴鲜血.


关于结尾的处理,BRESSON秉承现实主义,非常平淡的结束,决不拖沓,在他的片子你不会看到用什么特别绚的镜头或是剪辑,哪怕是高潮的地方也会刻意将其压的非常平淡.但绝对不乏味,人不是一直就是一直压抑着的么.他的电影证明了,电影的本质不是影象至上,而是物象至上.



再说<巴尔塔扎尔>对于BRESSON中晚期的片子来说,其悲观现实主义越发的明显,人的感情近乎到了麻木不仁的冷血地步.影片虽然是以一头驴的命运为出发点,却实为一名少女的命运,这部剧是不是也多少借鉴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呢?在我看来,MARY和Balthazar是一体的,Balthazar不断的易主,MARY的感情也随之不断产生变化.只是在导演眼中现实太过消极,爱情,亲情都如粪土,人的感情还不如动物.几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是男主角杰奈尔在舞会中杂碎玻璃,杂碎所有酒瓶,即便酒店已经满目狼籍,人群依旧跳舞,仿佛不存在这一时空.BRESSON夸张地将人的醉生梦死展现出来,第二是MARY找杰奈尔分手,但却遭到他和他同伙的强暴与侮辱,当父亲在窗口看着赤身露体的MARY抽泣依旧平静时候,当MARY走了再也不回的时候,当父亲床前一双手的特写的时候,当Balthazar
倒在羊群,羊群远离的时候,什么都不须解释,BRESSON用平静的镜头讲出一个让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他用指尖撩拨你最敏感的神经线,让你近乎达到崩溃的边缘.

BRESSON连贯重复的镜头,以及特殊的剪辑方式是值得注意的,不夸张,朴实自然,彻底反驳了不应该反复用同一镜头的观点,我就用给你看,而观众绝对不会厌烦

最后说<越狱>,最后说是因为我很奇怪悲观的BRESSON竟然拍出了如此对生命充满希望的电影,依旧是大量的重复镜头,依旧是用极其平静的手法描述本可以高潮迭起的故事.但是每天主人公在监狱的状况都在推进.这部片子的镜头语言我觉得值得好好研究一下,我曾经对他的分镜刻意去记住过,至今我对主人公最后逃狱那段依然记忆清晰.

BRESSON的作品里其实是有很多哲学性的东西和文学性的东西揉杂,因此变的晦涩难懂,我也并不是很理解他里面表达的东西,我的年龄还不到.

其他不想再说,这篇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等把他的其他作品看过之后再做评论

但是这都是后话了

-